建设内容

建设内容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中心概况  建设内容

1.教育教学方面

    推动形成基础工程实践平台、联合工程实践平台、协同双创实践平台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实现创新和创业、理论和实践、训练和实战的深度结合。一是建设基础工程实践平台,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。二是围绕新工科、新产业发展和办学特色,联合建设面向交叉学科的联合工程实践平台,形成具有能源资源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、就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,促进专业教育+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。三是全方位整合专业创新实验室、主题创新区、创客空间、路演大厅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,打造双创讲坛、双创项目、双创竞赛、转化孵化四位一体的双创实践平台。具体如下:

三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

1)进一步开展双创实践教育专项课题研究。重点支持校内外双创导师在专业教育+双创教育深度融合、资源开放共享、双创实践全过程服务等方面开展研究,完善理论、实践、指导、展示、对接、孵化等双创教学环节,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。每年支持5项以上。

2)进一步丰富双创课程体系。重点建设线上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资源(尤其是模拟双创环境)和跨学院联合课程(小班讨论式),引入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(引入校内或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设),为学生提供贴近真实环境的双创教学内容;与能源资源行业的企业联合制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培养方案,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并实施。建设期内新增60门双创课程,与150家企业完成方案制定。

3)建立双创教学案例库,建成60个双创教育智慧教室。

4)继续组织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,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000项以上/年,组织学生双创成果展等活动不少于2/年;继续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协会,组织校内创新创业沙龙、校友创新创业训练营、项目路演、双创讲座等活动不少于20/年。参与双创实践实训人数不低于在校生75%,参与双创活动实现全覆盖。

2.双创管理模式

1)进一步整合校外资源,与校外更多政府、企业的双创基地、众创空间、创业园、科技园、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,资源共享。建设期内新增校外合作60个以上。

2)与智慧校园对接,持续建设双创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与网上路演中心,并与省双创平台对接;持续建设双创在线教学资源,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共享,线上线下协同配合。

3)进一步完善双创教学质量评估机制,建设双创教学过程管理平台,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估。

3.条件保障方面

1)建成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大楼(图8),建筑面积3.2万平方米,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校内场地主体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以上,基础建设投入2.4亿,平台建设经费投入8000万元以上,预计于2019年中完工;在现有基础上,继续构建“1+X+N”的校内平台,院级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不小于30个,成果展示平台、创客空间、路演大厅、服务机构等不小于5个;重点增设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,引入天使投资人和创投机构,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;引入社会专业化力量,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项目论证、公司注册、财务管理、法律咨询、专利代理等一站式服务。

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大楼效果图

2)发挥学校的能源资源特色优势,利用创业园、科技园、孵化器等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专业化资源,与徐州市等7个地方政府、与煤炭行业30家大型企业、与5家专业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深入合作,共同负责合作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学任务。建设期内拓展150家校外创新训练基地。

    (3)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结构。重点引入企业导师和风投机构导师,利用好校内专家学者资源;通过力行计划等引导教师去企业学习和挂职。

4)建设中心安全准入系统,制定中心安全巡查制度,确保师生双创实践的安全;同时每月开展安全教育、保密教育等工作。

5)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资金保证年生均费用不低于1000/人;中心建设与运行经费不少于300/年;争取校友捐赠和企业捐赠不少于100/年。



返回原图
/